三時

三時
(三時, 三时)
The three divisions of the day, i.e. dawn, daylight, and sunset; or morning, noon, and evening; also the three periods, after his nirvāṇa, of every Buddha's teaching, viz., [lang id =1028]正 correct, or the period of orthodoxy and vigour, [lang id =1028]像 semblance, or the period of scholasticism, and [lang id =1028]末 end, the period of decline and termination.
* * *
﹝出南嶽祖師發願文﹞ 謂釋迦如來入滅之後, 其教法住世, 有此三時不同也。 〔一、 正法時〕, 正猶證也。 謂如來滅後, 教法住世, 人有稟教者, 即能修行; 有修行者, 即能證果, 是名正法。 據法住記云: 佛告阿難: 我滅度後, 正法一千年, 由女人出家, 減五百年。 又據善見論云: 後為比丘尼說八敬法, 還得一千年。 又據法苑珠林云: 天人答宣律師曰: 佛錫杖在龍窟中四十年住。 為如來滅後, 有飛行羅剎, 能說十二部經, 詐為善比丘, 食諸持戒者, 為斷此惡, 故鎮龍窟中。 復令正法增住四百年。 是則正法住世總一千四百年。 (梵語阿難, 華言慶喜。 梵語比丘, 華言乞士。 八敬法者, 一、 尼百歲禮初夏比丘足, 二、 不得罵謗比丘, 三、 不得舉比丘過, 四、 從僧受具戒, 五、 有過從僧懺, 六、 半月從僧教誡, 七、 依僧三月安居, 八、 夏訖從僧自恣法也。 梵語羅剎, 華言速疾鬼。 十二部經者, 一契經、 二重頌、 三諷頌、 四因緣、 五本事、 六本生、 七希有、 八譬喻、 九論議、 十自說、 十一方廣、 十二授記也。 ) 〔二、 像法時〕, 像者似也; 有教有行, 似正法時故也。 謂如來滅後, 教法住世, 人有稟教, 即能修行, 多不能證果, 是名像法。 據法住記云: 佛告阿難: 我滅度後, 像法一千年。 又據法苑珠林云: 由佛錫杖在龍窟中因緣, 復令像法增住一千五百年, 是則像法住世總二千五百年。 〔三、 末法時〕, 謂如來滅後, 教法垂世, 人雖有稟教, 而不能修行、 證果, 是名末法。 據法住記云: 佛告阿難: 我滅度後, 末法一萬年。 又據法苑珠林云: 由佛錫杖在龍窟中因緣, 復令末法增住二萬年, 是則末法總三萬年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курсовую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